當前乃至“十五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將面臨環境復雜、需求不足、產業升級等諸多考驗,“轉型”再度成為發展的關鍵詞,釋放消費需求等迫切需要實質化、成果化以提振發展的信心。“十五五”期間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消費轉型、社會轉型、創新轉型、“雙碳”轉型四個代表性問題,關系到啟動中高速發展、平穩發展、中長期發展和占位發展的“鏈式”發展大局。
一、消費轉型應進一步脫“虛”向“實”
主要表現:中央為提振消費出臺了諸多措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城鄉居民增收促進、消費能力保障支持、服務消費提質惠民、大宗消費更新升級、消費品質提升等行動,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新能源乘用車、手機等消費出現明顯增長。但由于儲蓄與消費、投資與消費、收入增長放緩與分配等失衡的整體性,當前消費未能得以切實提升。2024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進一步減弱;居民消費向發展型、享受型和品質型升級的步伐在加快,但由于消費支付能力有限,公共服務保障不足和供給不優制約消費意愿提高,潛在消費需求難以有效釋放。
應對思路:消費已經成為當前啟動增長的重要按鈕,消費在未來“三駕馬車”中的地位也必將愈加突出。當前和“十五五”期間促消費要力求做到與大眾的體感“共頻”,提振消費的舉措應進一步普惠型落地。
具體措施:深化落實《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從提升消費能力、提高供給質量、增強消費意愿等方面著手,切實通過增收減負、優化供給、改善環境和完善政策等,著力解決居民“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的堵點,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在大力推動實物型消費的同時不斷升級服務型消費。應重點考慮“發錢”“加快工資增長速度”等短期啟動消費措施與其他措施綜合使用,形成見效果、可持續的消費增長動力。
二、社會轉型應進一步以“衡”推“均”
主要表現:我國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構建政策體系、注重安全底線、強化部門協同,社會領域改革取得巨大成效。但以人口等為代表的社會發展形成了新的趨勢,生育率下降和老齡化加劇,對勞動力結構、消費結構、家庭結構、教育體系、人才體系、社會保障體系等提出了新的要求,2億多流動人口的“半市民化”狀態給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帶來壓力,養老、教育、醫療資源的失衡、錯配需要通過長期努力予以持續改善。
應對思路:社會轉型是經濟行穩致遠的基礎,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社會服務均等化是社會轉型的重點,任重而道遠,應通過過程和資源分配合理化的“衡”、資源在空間人群合理布局和均勻分布的“衡”推動結果的公平、服務效果和質量的“均等”。
具體措施:社會轉型要重點加強公共服務體系、社會治理體系、生態環境體系、科技創新體系等的建設,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等的擴面提質依然是“十五五”期間的重點任務。以“衡”推“均”重點要從設施布局均衡、人才資源均衡、信息平臺建設、發展遠程服務、統一標準規范、強化監督評估等多維度著力。
三、創新轉型應進一步守“正”創“新”
主要表現:我國創新驅動在推動發展方面取得了諸多成效,如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鐵路網絡,超算、航空航天等領域取得顯著進展,量子信息、基因編輯等取得原創成果。但存在的問題也很明顯:核心技術短缺、成果轉化不暢、創新生態不完善等,我國科技和產業“兩張皮”的問題依然是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堵點。尤其是金融在產業方向上配置結構失衡,制造業貸款占比有待提升,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嚴重影響產業升級。
應對思路:中國創新從開放條件下動態的二次創新轉向高水平開放條件下的一次創新,從追趕到超越要求創新體系的質變,守正是基礎,創造性解決非標準化問題更加關鍵,金融等關鍵制約因素應前置化解決。
具體措施:著力解決創新生態“有而不優、全而不精”難題,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實現“從書架到貨架”的飛躍。推動大企業積極開放供應鏈,激發涌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重點解決新發展格局下系統化創新對現代金融的需求,通過模式創新、考核長期化等優先構建可用、好用的國有耐心資本體系,與社會資本一起推進科技創新的長期化、戰略化,支撐中國經濟發展行遠走實。
四、“雙碳”轉型應進一步以“進”促“穩”
主要表現:“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導向下,我國“雙碳”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碳市場體系加快建設、能源結構持續優化、產業綠色轉型加速。但在全球經濟不景氣、歐美國家碳戰略調整退坡背景下,經濟發展與“雙碳”目標實施間的平衡困難更加凸顯,我國特別是部分地區的“雙碳”戰略推進名不副實甚至舉步維艱。
應對思路:“雙碳”戰略是中國在全球崛起的重要機會,新能源汽車的換道超車是以“進”促“穩”最好佐證。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國際話語權、促進技術創新和國際合作、塑造綠色發展形象,正是負責任大國爭先進位的優質背書。“雙碳”轉型我們一定要真干、爭干,在具體落實層面又要體現靈活性。
具體措施:加大對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發展成本;發展低碳零碳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發展制高點;建立創新平臺,加大研發投入,建立和擴大技術領先優勢。重點推動“雙碳”戰略背景下新發展體系的構建和完善,建立模式優勢,引領發展方向。
作者介紹
路 偉
高級經濟師
長期專注發展戰略、區域經濟、產業經濟等領域研究。近年來作為主要負責人完成云南省“十五五”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思路研究、巴州“十五五”規劃基本思路研究及規劃綱要等項目。
編輯:張 華
審核:劉 燦